选择•坚守•收获 ------学习“张桂梅”老师事迹有感
选择·坚守·收获
------学习“张桂梅”老师事迹有感
经贸 方大芳
朱自清说: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然而于张桂梅老师,默默算着,几十年的教育教学生涯在无数次的跋山涉水中,在声嘶力竭的让华坪女中的孩子们与时间赛跑的喊声中、在上课铃与下课铃的交替声中,溜去了。
初识张桂梅老师是2020年的感动中国,干练的齐耳短发、瘦弱的身体、坚定的眼神、不俗的事迹,让我一下子对这个同行肃然起敬。
自2006年踏上工作岗位后,我读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 ”,背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知道了奉献对于教师的特定含义。但是在张桂梅老师身上,我理解的更为深刻,看到她为了一两个辍学孩子进行家访时,我感受到了作为人民教师,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的教育理念;听到她说“我是在用命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我红了眼眶;知道她带着几名中共党员四处奔走,撑起华坪女中时,我已热泪盈眶……我深深的被震撼了,到底是什么让她能够舍生忘我的如此坚定的去创办这座免费的华坪女中?是什么让她不顾世俗的眼光,努力在外奔走筹建校款?是教育情怀?是党员素养?我想应该就是一名党员对教育事业的坚守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成人成才路上的重要他人,我们的责任和作用不容小觑。张桂梅老师就是带着这份责任和对教育改变学生命运的坚守,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着。在张老师的努力下,华坪女中的学子很多学业有成,很多的已经走出大山,成为众多行业的翘楚。教育的作用是长期,这些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女学生,改变的不仅仅是自己,更有可能是他们的孩子,中国的未来,这不就是教育的百年大计吗。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大庆,张桂梅老师作为杰出的教书育人楷模获得了国家最高荣誉----共和国勋章,在颁奖典礼上作为代表发言,这是张老师的高光时刻,也是国家对张老师的付出的认可。听着张老师字正腔圆的发言、看着张老师依旧坚定的眼神,我知道她从不曾后悔,她感谢党对教育事业的支持,感谢人民对教育事业的关心,更表达出了一名教育者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同为人民教师,今年是我工作的第16个年头。16年来,我带着我的教育理念“和颜睿语育核心素养,尽心尽责绘多彩”,甘之如饴的做着教师、做着繁琐复杂的班主任工作,先后带过7个班级,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虽然没有张老师那么轰轰烈烈,但我也可以无怨无悔。16年来,我不曾懈怠,一直在努力向前奔跑。学习了张老师的事迹后,我想我再努力点也许可以做的更好。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的垂着她的绿荫。”就让我带着对绿叶精神的追求,带着对张桂梅老师的崇拜,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与热爱,继续行走在教育大道上。
“一腔热血温故土,四季甘霖润嘉禾”,我相信无悔我的选择。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我将永不懈怠我的追求,我深信,终有一天,我也会像张老师一样,“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