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工会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专题网站 > 常州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专题列表 > 工会 > 教工风采

放飞心灵 感受爱的温度 ——“双十佳三好教师”事迹材料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高咏梅  发布时间:2021-05-07  浏览次数:

于晓平,女,1976年12月生,天津市人,1999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硕士学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讲师,高级技师,市教学名师,省专业带头人,区骨干教师。曾担任班主任、教研组长等职,目前担任电气工程学院教务科副科长。兼任江苏省职业教育杨永年自动化控制名师工作室成员、常州市电子电工中心组兼职教研员、常州市电子电工中心组成员等职。

理想坚定,勤于思考,激励专业成长

于老师是一名职业教育战线的普通教师,可她在平凡的岗位上用高尚的职业道德影响着周围的学生和同事,播种着希望,收获着幸福,感受着爱的温度。她从师范毕业踏入职业学校的那一天开始,就开始耕耘理想:要用心灵感受心灵,努力做一名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满意的教师。她有这样一种领悟:我所服务的对象是朝气蓬勃的青年人,他们有思想、有个性;我的专业是机电一体化,这是一个不断更新变化的技术领域;我的理想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这一切的一切都激励她,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成长,用积累、思考、反思的态度与学生共同成长。用自己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影响身边人。

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彰显示范性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工作中,于老师始终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有强烈的主人翁和事业心,事事带头,不计个人得失,全身心地扑在职业教育事业上,给教师和学生做出榜样。于老师重视教学实践,对教学充满热情,有着发自内心的追求。能胜任电子电工专业课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名优秀的双师型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业务精通,严谨治学,积极探索职教课改,吸收先进的课改理念,更新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在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情理相生 情智共长”的教学风格。开设1节省级课改观摩课、7节市级公开课和多次校际交流课,均受到省、市专家的好评。

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助航人生路

“阳光在胸中,笑容在脸上”的于老师始终以一颗博爱之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对班上特殊学生给予特别关爱,以自己的真诚无私赢得了每一位学生的热爱和尊敬。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在初中时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如沉迷于游戏、网络等,甚至有个别同学有逃学等现象徘徊在犯罪的边缘。于老师利用自己学习的心理学知识,与他们交流、善于倾听,走进他们的心灵;利用心理策略,团体心理辅导让学生感悟老师的真诚,形成教育合力,让他们逐步改掉了不良习惯,学习成绩稳步上升,掌握一项技能,顺利走向工作岗位,成为一名有利于社会的合格公民。如今,不管于老师工作多忙,她始终坚守着“放飞心灵、感受爱的温度”这个承诺,利用QQ这个平台继续关心着学生们,为他们的人生路助航。

于老师在对学生付出关爱的同时,更注重班团队伍的建设,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能积极探索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班级管理模式,所带的班级学风正,班级凝聚力强,各项评比均在全校前列,班级管理工作得到了全校师生的认同。所带班级连续4次被评为校级先进集体或先进团支部,本人也5次被评为校级优秀班主任或优秀辅导员。能够充分挖掘班级每一个学生的内部潜能,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特长,很多学生脱颖而出。所带班级柴丹平、刘丹、庄凌等多名同学获省市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毛洪斌、陈珂、蒋春龙同学在省、市级技能大赛中获奖,毛洪斌同学获常州市职教之星称号,柴丹平同学获省级优秀学生干部,并成长为一名光荣的学生党员。

服务团队,与时俱进,引领专业建设

于老师在与人交往中,真诚待人,实心做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较好地与老师、学生、家长协调合作,她始终坚信:一个伸手可以拥抱整个世界,敞开胸怀能够容纳整个宇宙的人,一定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接纳。于老师2012年10月份竞聘上电气工程部教务科副科长,主要负责专业建设和教师团队的建设。她始终秉承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的理念,积极谋划专业发展。认真学习管理艺术,适应新的角色,是一名智慧的管理者。以学术领导力和课程领导力的不断提升诠释管理就是引领的理念,不断推进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建构与课堂教学改革。所带领的教学团队被评为优秀教育组、优秀教学团队、巾帼文明示范岗。参与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设计与评估,该专业被评为省示范专业、课程改革示范点、省品牌专业、省技能教学与研究基地、国示范建设重点项目、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省高职专业群。

潜心专研,业务精湛,凸显表率作用

于老师在认真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潜心教学科研工作。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和一定的教科研能力,能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进行研究。主持3个市级课题,参与2个国家级课题,受到有关专家的好评。撰写了多篇论文,6篇论文发表于省级期刊,另有10多篇论文在省、市级评比中获一、二等奖。

于老师还参编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改革成果系列教材《机电设备组装与调试技能训练》,“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典型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三菱)》和《液压与气动实训》;主编了江苏省国示范学校重点建设专业系列教材《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上、下册)》;参编了《数控车工实用技巧》和《数控铣工实用技巧》两本专业论著;另外还参编了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学(职业模块)助学光盘》。

作为电气专业课程改革的主要参与人,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草拟,完成专业课程设置及完善相关的课程标准。积极深化课程改革,注重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机电设备组装与调试》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PLC技术应用》课程被评为市级精品课程。

在专业发展上,参与了学校自动化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规划设计与评估,该专业为省十五、省十一五示范专业,和课程改革示范点。本人在常州市及江苏省有一定的知名度和较高影响力。受聘江苏省教育厅作为中等职业教育机械、机电学测研究组成员开展学测试题征集活动。作为江苏省职业教育杨永年自动化控制名师工作室成员、常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赵世俊名教师工作室成员、武进区李添翼名师工作室成员,开设市级公开课7次,区级公开课5次,学术、业务讲座5次。同时积极参与企业技师培训,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企业满意度高。

尊老爱幼,真诚相待,弘扬家庭美德

在社会、家庭生活中,于老师夫妻做好自己的角色,完美的诠释父母眼中的好孩子,孩子眼中的好母亲、好父亲。在对待长辈方面,于老师夫妻友善对待老人。平时对长辈嘘寒问暖,关心她们的生活起居。他们生活上提倡节约,精打细算。在他们的教育下,他们的儿子衣着朴实大方,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良好的家风在这个家庭中得到传承,每逢重大节日、生日的时候,都会带上孩子与家中老人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他们用最朴素的方式传承弘扬优良家风。

诚实守信,谦和有礼,争做模范市民

于老师遵守公民道德规范,做人做事文明诚信,与他人和睦相处。真诚友善对待同事和邻里,社会形象好,在引领社会主义文明风尚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教职工中谦和有礼,能起表率作用。

于老师始终坚守着“放飞心灵、感受爱的温度”这个承诺,努力以“阳光在胸中,笑容在脸上”这样的形象和积累、思考、反思的态度与学生共同成长 ,为他们的人生路助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