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工作定位
通过名师领衔的团队建设,充分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校企合作、技术研发,依托课堂教学、课题研究、专题研讨、参观学习、交流互动等路径,促进青年教师的健康快速成长,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技术型人才。
二、工作目标
1. 在名师工作室建设周期内,发挥好工作室摇篮作用,培养一批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师德高尚,乐于奉献,勤于学习,锐意改革的学习型、研究型、行动型骨干教师。打造一支能指导引领、实践示范、发挥辐射带头作用的教师团队。
2. 在名师工作室建设周期内,发挥好工作室桥梁作用,力争实现专业群中三个专业即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数控维修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分别与1-2个企业深度合作,做好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相关课程的建设与开发,达到能为社会制造技术服务与培训的目的。
3. 在名师工作室建设周期内,发挥好工作室辐射作用,把名师工作室的研究成果及时在学科教学或学科建设中试验推广。
三、工作室主要工作任务
1.全力打造学习型团队,要求工作室每个成员自主进行理论研习,力争每年度完成2本及以上教育教学专著的研读,并积极撰写读书笔记至少2篇。
2.开展专题讲座、研讨会、外出观摩示范课、研究课和成员开设公开课等活动,帮助工作室成员施展教学教研才干。积极推荐工作室成员参加各级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特级教师的评选,力争在现有的基础上,三年内,30%以上成员获得更高级别的骨干教师、教学新秀、技术能手、专业(学科)带头人等称号。
3.做好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研究,吸收课题研究、技术研发、技能大赛等创新成果并开发校本教材。
4.参与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积极研究、积极思考,在教科研或技术研发上,加大成果总结与推广,力争使得人均成果超过1篇(个)/年。
5.开展“青蓝工程”,工作室成员均结对指导2名其他青年教师,签订有培养协议,开展“六个一”活动。
6.发挥企业外聘教师在学校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教科研、教学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委员会会议,发挥外校教师在教学沟通交流的作用,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7.开展社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或承担市级以上教师培训、主题沙龙等工作,努力为企业进行培训,年服务(培训)400人次;依托研发中心,积极开展为企业技术服务与项目研发,工作室近三年内要完成2项技术技能革新、发明创造,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8.创建工作室动态网站,通过网络传播,进行成果辐射与资源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