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职业教育杨永年自动化控制名师工作室
三年建设规划(2018-2020)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工作的通知》(苏教职[2017]23号)以及《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名师工作室建设标准(暂行)》,结合江苏省职业教育杨永年名师工作室建设现状,制定本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2018-2020。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工作的通知》(苏教职[2017]23号)等文件精神,主动适应国家及地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主动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对教师发展的要求,主要适应职业教育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带领工作室团队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学习成长共同体。
二、主要理念
1.目标: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学习成长共同体
2.使命:让更多的教师走得更快、走得更远!
3.愿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
4.理念:回归教育本质、坚守教育底线;传承正义之道,发扬民族精神;创新教育路径,突破教育思维
5.教学主张:学做辩合一、述作行融合、德道术兼修
三、主要目标
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为目标,以专业建设为内容,以主题活动为载体,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技艺精湛、教学水平高、业务能力强,集研究与实践于一体的教师学习成长共同体,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具体目标:
1.培养一批骨干教师。依靠领衔人专业引领和各成员的主动发展,培养一批有先进教育理念、有鲜明教学主张、有丰硕学术成果、在省市有广泛知名度的职业教育骨干教师;
2.培育一批优质成果。以育人为核心,围绕学生发展、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重大课题开展专题研究,取得一批有较高推广价值的教育教学成果,努力申报省级教学成果奖。积极申报省市课题研究,各成员培养周期内至少主持一项市级以上课题;主动撰写论文,工作室成员每年提交1篇市级以上获奖论文,二年至少有1篇论文发表。
3.打造一批社会服务品牌。鼓励工作室成员强化社会服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产品研发、技术攻关等,形成一批技术应用及转化成果;组织工作室成员面向职业教育薄弱地区、学校开展帮扶活动;积极开展社会培训、社区服务等,积极拓展服务内容和途径,不断提高服务能力。
4.参加一些重点建设任务。工作室成员积极参加所在学校、企业重点项目与任务,承担相关专业的教学资源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技能大赛、教学大赛等任务,在培养周期内每个工作室成员至少参与1项任务或项目。
四、工作原则
1.与专业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工作室始终围绕专业建设开展工作,在提升专业信息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同时,完善工作室的工作机制。
2.与成员资源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工作室个体成员的优势,通过相互学习、相互督促、相互评析,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3.与管理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工作室是促进师资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管理上台阶的重要方法,工作室要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开展活动,与实际教育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教师团队建设的典范,成为教师快乐成长的家园,保持旺盛的工作室生命力。
4.与师资成长相结合的原则。通过领衔人带动一群工作室成员,通过工作室成员带动一批骨干教师,这是工作室的重要任务,让师资团队建设形成良好的发展机制。
5.与建设标准相结合的原则。建设标准是职业学校名师工作室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工作室建设要依据建设标准,对照条件,发挥优势,完善短板,创新思维,提升内涵。
五、具体举措
1.完善制度,明确工作任务
(1)完善与修订工作室相关规章制度,以适应新的发展时期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对教师发展的新目标。
(2)调整工作室成员。鼓励原有的工作室成员自行申报省、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重新在全市范围进行工作室成员申报,制定相应的制度要求。
(3)制定工作室成员成长三年规划。通过三年成长规划,明确工作室成员的发展目标,带动成员主动发展。
(4)制定相应的年度活动计划。活动做到“四落实”(时间、地点、成员、内容),根据活动落实情况对工作室成员进行动态指导和帮助,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2.加强学习,研讨交流
(1)不断学习教育理论,每年为成员精心准备4本书,通过学习提升理念,更新观念。
(2)定期组织教研,各成员每年开展一次室内公开课及其评议活动,相互学习,促进提高。
(3)每学期开设一次专题讲座。聘请相关行业专家或教育专家开设专题座,充分发挥组内企业外聘人员作用。
(4)每学期进行一次成员成果展示。加强成员研究与学习成果的收集,通过成果展示提升工作室成员信心,相互促进与提高。
(5)完善工作室专题网站。定期维护好工作室网页,开辟信息动态等栏目,促进成员交流与沟通,推广工作室成果,提高知名度和辐射效应。
3.明确主题,重点突出
(1)全程参与专业建设。通过参与专业建设调研,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标准,准确把握专业建设内涵,通过参与服务于专业建设,同时提升业务水平。
(2)开展专题研修。开展与职业教育相关的专题研修,如教材建设、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课程建设等。
(3)参与各类竞赛,指导和鼓励各成员参加技能大赛、教学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等。通过团队打磨,提高比赛能力与水平,促进教师个人教学技能与专业技能以及创新能力。
(4)参与企业项目研发与技术革新。依托工作室开展项目研发,提高成员服务企业和社会能力,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益。同时,创造条件为企业开展服务,为企业员工培训提供师资。
(5)开展工作室专题研究。鼓励人人参与课题研究,不断实践,不断反思,通过课题研究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提升经验与总结。
(6)组织外出交流学习活动。定期组织成员到省内外优秀职业教育工作室参观学习与交流,定期组织工作室成员到企业参观学习,定期组织工作室成员到各类自动化控制类的博览会参观学习,通过参观学习与交流访学,扩大视野,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六、条件保障
1.经费保障:充分利用经费,主要用于工作室基本运行,保障各个主题活动的开展。
2.资源保障:与市中心组联合开展活动,资源共享,共同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