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思想碰撞  
理论研习  
 
名师工作室 > 杨永年名师工作室 > 学习交流 > 理论研习 > 文章内容


于晓平——读书笔记


认识墨子职业教育思想

——————《墨子》读后感

电气工程系    于晓平

一、墨子职业教育思想的概况
中国墨子基于“兼爱”这个教育思想,提出了很多独特的教育理念。他身处乱世,看到社会环境对人们思想的重大影响;关注下层社会人民,提倡人人都应平等地接受教育;立说传教,注重实践和创新。在墨子的教育思想中到处都闪现着人性的光芒。
  1.一视同仁的平等教育
  身逢乱世的墨子深刻观察和体会到社会大环境对人们思想和生活等方面的重大深刻的影响,提出了独特的“染丝说”。
  “染丝说”认为人性本没有善恶之分,就像没有染过色的“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人必而己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染丝说”否定了人性先天就有善恶之分,主张不论贵贱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上说王公大人,次说匹夫徒步之士”,同时也肯定了后天教育和环境的重要性,认为人不仅有受教育的可能性,更有受教育的必要性。
  墨子主张积极的教育方法,提倡“强说人”。《论语·述而》中记载孔子主张“自行束惰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但是墨子不同意控孔子的这个观点,认为讲学授业要积极主动,不能错过传教的机会。孟子曾反对墨子说:“君子共己以待,问焉则言,不问焉则止。譬若钟焉,扣则鸣,不扣则不呜。”墨子针对这点提出“虽不扣必鸣者也”,主张积极地施教。
  2.德智并重的技能教育
  墨子的德育思想以“兼爱”为核心,强调德智并重,提出“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认为要实现“兼爱”的社会理想,在人才方面就要培养“兼士”,“兼士”要具有高贵的品格:“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厚乎德行”是指兼士必须救民于水火,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救助、帮扶身边的弱者。“辩乎言谈”是指兼士必须有良好的与人辩论的能力。“博乎道术”是指兼士必须具备各种知识和技能,以便从事社会实践,最终完成墨家的政治理想。
  3.言行一致的实践教育
  墨子提倡人人都应向学,学习中不仅要学智慧、培养德性,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墨子·修身》中记载:“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多力而伐攻,虽劳必不图。”
  墨子本人就是技艺顶尖的木工,制作了大量的器械,他在教育中也贯彻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理念。“然今天下之情伪,未可得而识也,故使言有三法。三法者何也?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这是墨子提出的著名的“三表”法,意思是说,如果要识别世上的真假,那么言论要有三种准则,即有本原的,有推究的,有实践的。
  墨子还强调一个人要言行一致,“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自己“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以身作则,不贪图享受,苦心苦行而充满励志精神。
  4.量力而行的人性化教育
  在中国教育史上,墨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量力性教育原则的人,墨子的“量力”,有两个方而的含义,对学生而言,提倡量力而学;对老师而言,提倡量力而教。
  虽然墨子提倡并身体力行“强说人”,但他并没有一味地采用填鸭式教学,相反地,他主张因材施教,量力而学。作为一个教育家,墨子很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在他看来,教师不仅要主动施教、因材施教,还要量力施教、以身示教。“口言之,身必行之。今子口言之,而身不行,是子之身乱也。”
  二、墨子职业教育思想对当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墨家学派在教育活动中提倡普遍平等的、人性化的教育,在科学实践活动中强调尊重经验、勇于创新,以及注重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对当代职业教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注重教育的平等性
  在当代中国,家长对职业教育有着根深蒂固的偏见。但事实上,即使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如果没有一技之长也很难顺利就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就业压力的增大,家长及其他社会人士应当给予职业教育重视和信任。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正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化,既需要大量熟练的技术工人,也需要高级技术人才,在任何岗位从事任何职业的人都是平等的且同样重要。
  墨子“染丝说”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人性平等的基础上的,认为人生来并无贵贱之别,只有分工不同,因此更具有时代意义,对今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注重德智兼备
  墨子提出具备“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这三种道德的人才是德才兼备、能建造理想社会的“兼士”。
  当代职业教育中普遍提倡增强职业意识,遵守职业规范,重视技能训练,提高职业素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艺双修、德才兼备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掌握的技术越高超,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
  3.注重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侧重于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墨子提出的检验学习理论的“三表法”就要求学生注重考察事物的本质及重视实际效用的思维方法,这正是现代职业教育中值得提倡和发扬的。
  正如《墨子·耕柱》中记载:“吾以为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墨子所说的述与作的统一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在这方面墨子的眼光是关注未来的,是积极地、开放的,因而他是主张和注重创新精神的。他认为在把握前人的理论基础上进行批判的继承的同时,又要在当代有所作为,有所创新。
  这种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和积极重视并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性思维的理念完全符合当代职业教育的要求。 

4.注重人性化教育 

按受教育人群来讲,职业教育是大众化的教育,但从人才培养目标看,它又是个性化的。这要求在制定课程体系时,课程的设置应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技术现状以及中国目前就业形势的实际情况,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
  根据墨子的主张,一方面受教者要量力而行地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内容学习,教育者要因材施教,对待不同能力、不同天赋的受众,给予更为具体的人性化的教育。
  现代很多职业教育学校往往一旦学生填报志愿时选择了专业,学校就把这种规定好的专业选择看做准确的、万无一失的标准,开始教条式的教学,由此,出现许多不符合学生本身能力和天赋的情况。相较之下,墨子“量力”、“因才”的教育理念更具人性化

(赠书仪式)

   

(讨论交流)

 

更新时间:2018-03-21 【打印此页】 【关闭
 
 
 友情链接
 
咨询热线:0519-89855168 Email:Yangyongnian@aliyun.com Copyright 2015 杨永年自动化控制名师工作室 All Right Reserved.
 
杨永年自动化控制名师工作室